“七一”前夕🧜♀️,一則中央紀委的通報引發輿論廣泛關註。
6月27日,中央紀委公開曝光7起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的典型案例。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發布通報,再次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釋放了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的強烈信號♞。
2016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正式施行🧑🍳。兩年來,各級黨組織認真執行問責條例,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的利器,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以強有力的問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落實落細。
問責一個✋、教育一片、震懾一方
今年5月,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紀委監委通報了該區新城街道黨工委原書記李榮偉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違反黨的工作紀律問題🧊。
在擔任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期間,李榮偉因疏於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對有違紀違法行為的幹部未及時進行組織處理⏮,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在擔任‘班長’期間發生了系列腐敗案件👾,我作為第一責任人肯定是脫不了幹系的,在這個問題上我願接受組織的任何處理🛥。”問責給“老好人”李榮偉敲響了警鐘。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條例》頒布實施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先後對一批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典型問題嚴肅問責🦑,為全黨作出有力示範,推動問責工作向縱深發展。
2016年9月,《條例》施行不到3個月,黨中央堅決查處遼寧拉票賄選案🥣,遼寧省委原書記王瑉因未能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對遼寧拉票賄選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已退休兩年的遼寧省紀委原書記王俊蓮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2017年2月,因民政部所轄單位發生系統性腐敗問題⚔️,民政部原黨組書記、部長李立國和民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竇玉沛分別受到黨紀處分。幾個月後,民政部原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原會長陳傳書和中央紀委駐國家民委原紀檢組組長曲淑輝亦被嚴肅問責✷。
……
有了黨中央的言出紀隨🤜🏽、以上率下,兩年來,各級黨組織把問責貫穿於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聚焦不擔當®️、不負責、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嚴肅問責,使強化問責成為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
數據顯示,僅2017年*️⃣,全國共有8900余個單位黨委(黨組)👩🌾、黨總支🧑🦰、黨支部🧑🏻💼,300余個紀委(紀檢組)和4.16萬余名黨員領導幹部被問責,2017年全年問責人數比2016年增長147%🏄🏿♀️。
如今,對“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已是各級黨組織開展問責工作的規定動作。2017年,中央紀委共通報曝光2批12個管黨治黨不力被問責典型問題🏒,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紀委分46次專門通報曝光204個典型問題→。以通報曝光推動問題整改,問責一個、教育一片👨👩👦👦、震懾一方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較真碰硬,聚焦突出問題
5月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幹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
5天後♣️,中央紀委通報曝光6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這是中央紀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以強有力問責壓實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
7月4日🧤,雲南省紀委監委通報曝光8起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邊督邊改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此前幾天👩🏿🧗♂️,寧波🟫、廣州、成都等市紀委監委也對一批環保領域典型問題曝光。汙染防治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密集的問責通報🏒🏄🏽♀️,彰顯了紀檢監察機關以從嚴問責壓實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的責任擔當👷🏿♂️。
聚焦重點領域加大問責力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整治“四風”不力🧝🏿♀️、貫徹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選人用人問題突出🤞🏻、腐敗問題嚴重、不作為亂作為、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工作推動不力等突出問題,嚴肅問責。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必須嚴到底、不能讓,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的貫徹執行🐈⬛,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各地區各部門在嚴肅查處“四風”問題的同時,加大對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力問題的問責力度🙈,2017年共問責9200余人😦,比2016年增長36.4%,占全國問責總人數的22.2%。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圍繞推進精準脫貧等重大政策和決策部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嚴肅問責。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履職盡責🧓🏿、發現問題不整改、脫貧結果不真實、管轄範圍內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多發頻發的256名失職失責的領導幹部進行嚴肅問責。
福建省對66個縣的城鄉醫療救助資金開展“最後一公裏”專項督查,發現違規資金9169.19萬元,問責8個縣的相關責任單位。
結合實際,將《條例》落深落細落實
《條例》出臺後🤦🏻♀️,各地區各部門相繼製定出臺了實施辦法,對問責情形、程序進行了細化和規範,建立健全部門協作、通報曝光、盤點報告、監督檢查等配套措施🌇。
一些地方抓住關鍵環節和領域🚴🏽♀️🥿,結合工作實際出臺了脫貧攻堅😓🤗、生態環保、巡視巡察以及統戰、政法👋🏿、意識形態領域等專項問責製度👩🏼🦲,進一步細化了問責事項。
陜西省製定《陜西省脫貧攻堅問責辦法》👩🏼🎓,聚焦易發多發的12種問責情形🎖,對扶貧工作失職失責的黨委、紀委實施“雙問責”;山西省出臺有關辦法,對黨政領導幹部在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水汙染防治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作出明確的問責規定🦔;廣西細化17類問責情形,開列出管黨治黨的責任清單,青海明確對24種情形予以問責👩🦽➡️,福建細化了22種具體問責情形……
“問責條例的頒布實施⬛️,為問責打下了重要的製度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周淑真認為,各地在具體操作中紛紛細化問責情形,增強了條例的可操作性♑️。
一些地方在嚴肅問責的同時🍜,註重對問責結果的運用,通過完善問責“閉環”🤷♂️,最大限度發揮問責的綜合效應。
一方面,以嚴肅問責推動問題整改,督促問責對象深入剖析問題根源🚊🤨,針對暴露出的問題🦟,舉一反三、查漏補缺🍽,改進工作🧔🏽♂️,發揮治本功能。
重慶市璧山區將問責與巡察結合起來,對被問責的單位,優先納入巡察範圍,進一步了解情況🧑💼,推進問題整改✨👮🏻。下轄的丁家街道被納入巡察後,綜合運用巡察整改和問責整改,督促落實整改措施44條🦸♀️,並對整改問題“對賬式”驗收🙅🏻♂️,嚴格實行對賬銷號,建立完善製度13個🧟♂️,製定風險防控措施30項。
同時,打通問責決定執行這一關鍵環節😞,防止出現“打白條”“搞變通”“打折扣”的情況。山東省健全問責監督檢查製度🌲,把依紀依規問責👨🏽🔬、問責決定執行情況作為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內容,加強對問責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糾正🧘🏼♂️。
另一方面🕉🐽,堅持強化問責和關心信任相統一。及時跟蹤回訪,開展談心談話🧍♀️,促使被問責幹部打通思想、放下包袱👩🏿✈️,積極履職,防止“一問了之”👈🏿。
為了讓受問責處理的黨員幹部繼續發揮價值,四川省遂寧市探索建立教育幫帶責任人製度。針對受問責處理的班子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單位中層幹部、一般黨員幹部等人,分別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該單位的領導幹部🦠🌮、本單位指定一名班子成員、本單位指定相關同誌作為“教育幫帶人”。通過“帶一帶、幫一幫”👶🏻,“洗滌”思想強化教育🔕,讓“掉了隊”的黨員幹部跟上“大隊伍”。(記者 王卓)
原文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18-07-08
原文鏈接🍋:http://www.ccdi.gov.cn/toutiao/201807/t20180708_17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