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千萬“助學款”撂倒一串校長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唐運南受審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原領導班子被“一鍋端”。原校長唐運南、原黨委書記許劍日前因貪汙受賄罪被起訴👨🏼🦳。而此前該校4名原副校長周懷生👨🏿🍳、黃日梅、郭林華🧙🏻、方福海等分別被判處“判3緩3”至4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2004年到2007年間,唐運南夥同以上人員對招收初一學生暗箱操作,分數不夠用錢買🪽🏇🏽,形成一個1600萬元的所謂“捐資助學款”小金庫🙅🏽♀️。他們通過虛報賬目🧎♀️、加班津貼、直接私分等手段侵吞巨額公款👆🏿。
分數不夠繳款照讀名校
歷經大半個世紀的廣西大學附中是一所重點中學,在廣西公眾中享有很高聲譽💃🏼。2002年12月至2007年11月2日刑拘之前🦖,唐運南在該校任校長⚠。
2004年起,這所中學推出招生新招🩰:凡分數不夠的🐶,除西大職工子女和友好單位的學生外🦝,其他由學校組織重新參加考試,對考試成績列前300名的學生分成三個分數段,按照“招生名額”除部分學生收取“借讀費”外,其他分別收取6000元到5萬元不等“捐資助學款”💙。“招生名額”一般由學校內部劃定,分數線每年在變。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至2007年案發時止,廣西大學附中先後向學生家長收取“捐資助學款”1600多萬元。
“小金庫”體製外運行
按財務管理規定,廣西大學附中賬目由廣西大學財務處統一管理🧑🏿🌾,但實際上絕大部分“捐資助學款”是經唐運南同意🧒🏽,存入幾名副校長私人賬戶和學校食堂賬戶,成為“賬外資金”🪯👩🏻🦱。唐運南等人“商量”:以一個校領導名字開戶,存折由第二個人保管👰,密碼由第三個人掌管🥾。2005年至2007年間,西大附中以個人名義開辦存儲賬戶多達11個。
在唐運南“牽頭”下,學校領導班子動輒以開會為名分發勞務費🤷🏿、以寒暑假加班為名發放“紅包”……2005年至2007年間,唐運南單獨或夥同他人侵吞👭、騙取公款共計67萬余元,個人實際所得36萬余元。廣西大學附中4名涉貪原副校長供述,看著唐運南他們心理不平衡🧍♂️,也想方設法找發票“報銷”。有次,在唐運南再次以“業務費”名義報銷發票後,許劍等人直接將原副校長郭林華卡中的13萬元公款私分。這次“報銷”,有的甚至一張票據也沒有。為了不留下後患,2006年4月👩🏻🦼➡️,周懷生等人扛著重達七八公斤的原始票據到校園西頭雜貨房燒毀👳🏽♀️🏋🏿♀️,整個焚燒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助學款成亂收費擋箭牌
2007年7月,廣西大學紀委對西大附中賬目進行審查,要求提供近幾年捐資助學款支出情況。為應付檢查,在唐運南和許劍指使下,相關人員緊急刪除總務處電腦記錄,並在市區內一家賓館包下房間連夜趕製假賬。負責調查這起案件的南寧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長楊懷民說🗓,“捐資助學款”按規定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協調財政部門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廣西大學附中監督管理出現缺位,巨額“捐資助學款”長期在體製外運行,資金不入賬,開支隨意🕛。
義務教育法指出,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向義務教育捐贈,鼓勵按照國家有關基金會管理的規定設立義務教育基金,各省區市也出臺相應規章製度和操作辦法。實踐證明,捐資助學已成為彌補我國教育經費不足、改善辦學條件的措施之一。按規定,捐資助學屬於自願行為,學校不得把捐資助學同錄取學生掛鉤🏊🏽,杜絕以錢買分,以錢買學籍🚣🏿♀️,以錢選擇公辦學校和重點學校的做法。但現實生活中,捐資助學卻“走了樣”,甚至成為亂收費的擋箭牌。